當現金不斷貶值,物業不斷升值,你這刻買物業,一定比你10 年後才買更便宜,你愈遲買只會更貴,你每遲一段時間才購買,就要用更多的現金才買到相同的物業,結論就是「愈早買愈便宜」。
不少人買樓,都會等到「有需要」才買(或計劃買),例如到結婚有自住的需要,或者準備在數年內結婚,才開始計劃買樓,這是錯誤的部署。樓價只會愈來愈貴,等到有需要時才買,就已經買不起。
正確的部署,就是當你有能力、首期資金足夠時,就坐言起行立刻購買,又或進入「等機會」狀態,當樓市出現中短期的下跌時,就襯難得的時機入市。
可能你會問,我都未有買樓的需要,買樓做甚麼?
答案就是「財富的增值」。因為物業是資產項,你愈早擁有資產,對你的財富愈有利,就算你買入物業多年後,發現自己仍未有自住需要,你的財富都會因擁有物業而增加,就算到時賣出物業,獲利都會可觀。
同時你買入物業,就可將其放租,就會有持續的現金流,為你帶來財富增值。因此,不要等有需要才置業,而是可以一有資金就置業,到你日後有需要作自住時,就會發現之前「在便宜價買到」,同時財富亦因物業升值而增值。
延伸閱讀 《5年買樓4部曲》龔成
Google Play電子書︰https://bit.ly/2C10T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