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富足理財 / 【人生煉金術】要儲起30%收入 先夠退休?

【人生煉金術】要儲起30%收入 先夠退休?

有些人年輕時收入高,但年老時卻沒有甚麼財富,退休生活沒有保障,是甚麼原因?中大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分析,其一是香港雖然有強積金制度,但供款佔收入比例太少,不足以保障退休後的生活。其二是社會普遍對退休生活危機意識不足。

莊教授提醒年輕人,不要混淆了收入和財富。「收入是會中斷的,例如經濟不景或公司裁員,令你失業,但財富卻可為你帶來定息收入。很多年輕人被眼前的高收入蒙蔽了,變得飄飄然,花錢沒有節制,不但沒有儲蓄,反而債台高築,到退休時仍未賺夠錢養老。」

40年賺60年的錢

不論收入高低,都必須累積足夠財富才可安心退休。累積財富的第一步就是儲蓄。那麼要儲蓄多少呢?莊教授認為,最少要儲起收入的30%,可能有人認為這例過高,但他解釋,其實儲蓄三成收入也不能令財富大增,只足夠保障退休。

「如果你工作40 年,退休20 年,便要以40 年的時間去賺60 年的錢,那麼工作時只可用三分二的錢去消費,並儲起三分一,希望投資及利息收入可追上通貨膨脹,本利足夠用來退休。即使退休消費減少,儲蓄多一些也無妨。要把收入的三成儲蓄起來,並不是一件易事,但也不是沒有人能做到,只要不追求新款手機,不追求名牌衣著或手袋,便可省下不少金錢。」

增加財富的第二步是投資,如果投資有道,很快便可累積足夠退休的財富,不用怕失業。簡單人生就是快樂人生,如果消費要求不高,又肯努力增加財富,約40 多歲時應可不用擔心未來的生活問題。」

 

中場檢討 開展人生下半場

如果已經衣食無憂,再投放時間在賺錢上,不一定是最佳的做法。有些人畢生努力工作,賺取及積累了大量財富,到了人生最後階段卻沒有時間享受工作成果。雖然財富可留給子女或作捐贈,但這可能會增加子女或其他人的依賴性,未必是好事。

若是有錢人的話,還有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要在生前解決─遺產分配問題,若有幾名子女,問題便更複雜。莊教授就建議:「直接把分配的問題交給其中一名子女,讓他把遺產分成幾份,由兄弟姊妹選擇,而負責分配財產的子女只可拿取兄弟姊妹都不要的那一份。如果把財產明顯分成不同大小,那麼分配人最後只會拿到最小份。經過這樣的一個分配選擇過程後,子女都可各取所需,亦沒有子女會不滿最終所得。」

而人到中年,是要中場檢討的。莊教授坦言:「人生的上半場我們可能為了生計,為了養家供樓而放棄自我,迷失了方向。在人生下半場,應去找回自我,用餘下的時間去做喜歡的、應做的、卻未做的事。例如非常喜歡旅行的人,平時工作太忙沒有假期,那麼可多去旅遊;如果希望繼續念書,可以在這段日子繼續未完成的學業;如果希望結婚,也可找個理想伴侶結婚;也可開放自己,多認識不同層面的朋友,甚至尋找幾十年沒有聯絡的大、中、小學同學,一同回憶那些年的日子,也是一件樂事。」

 

延伸閱讀:《人生煉金術的7大抉擇》莊教授著

電子版試讀:https://goo.gl/x2I2V5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