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術分析來買賣不單只快,而且是無遠弗屆。試想想,崇尚基本分析的人要花上幾多個年頭才學會對不同地區、行業和資產類別作出投資的判斷。但我不需要,我只需要利用幾個技術分析的指標和技巧就能帶領你跨地區、跨行業、跨資產類別來投資,炒甚麼都賺!
譚朗蔚(Stevan) 富昌金融集團研究部總監。為本港少有能精通宏觀經濟,又能掌握金股匯債市走勢的新派股評人,技術分析的忠實擁躉。深信財經都可以富娛樂性,矢志利用風趣幽默的表達方式搞talk show、寫blog,目標是讓每一個人對財經改觀,愉快學習、輕鬆賺錢! |
(i)跨地區
前幾年,我於一間英資基金公司工作,認識了擁有廿多年亞洲股票投資經驗的操盤手米高。他是英國人,但是好喜歡印度股市,尤其是莫迪當選了總理之後。他認為印度經濟長遠受惠於人口紅利,城鎮化的發展急速,好快就拍得住中國。經過仔細研究之後,他發現冷氣機於當地家庭的滲透率只有3%,遠低於電視機的75%,因此,他便押注於冷氣機生產商Voltas 的股票。結果,股價於2015 年的頭六個月從242 盧比升至 315 盧比,累計的漲幅高達三成!(參看附圖1)
附圖1: 印度Voltas 股價圖
假如我對印度的經濟和民生是一無所知的話,我又怎能捕捉到這個機會呢?我會利用技術分析裡,不同天期的平均線呈多頭排列便反映股價轉強的理論,從2014 年1月開始,當50 天、100 天和200 天三條移動平均線(SMA)從上而下順序排列並同步上升的時候,亦即是於117.8 盧比起買進。假設我於7 月中,即是10 天線於今浪首次跌破20 天線的時候,亦即是於250 盧比時賣出,我都可以穩賺超過一倍!
(ii)跨行業
好多人以為公司的財務報表好易睇,但凡見盈利增長便入市,盈利倒退便離場,可到頭來又是輸錢收場。歸根究底,他們並不了解每個行業都有幾個獨特的數據,是用來衡量個別行業的公司的營運效率。例如電訊股,我們會關注每戶平均收入(ARPU);內銀股,我們會關注新增貸款和壞帳撥備。只看盈利來投資的失誤時有發生。舉個例,聯想(0992)於2015 年8 月13 日公佈首季純利按年倒退51%,後來於同年11 月12 日公佈於第二財季盈轉虧,蝕7.1 億美元。從盈利來看,股價肯定不會好。不過實情是,盈利的倒退只是源於一次性的資產重組開支,公司的移動業務卻錄得強勁增長,結果股價於發佈業績後的下午和翌日累漲13% !不了解聯想的亮點在於移動業務的增長,而只看到盈利倒退便沽空的人就虧大本了!(參看附圖2)
附圖2: 聯想集團(0992)股價圖
假如我不知道市場對電腦硬件生產商的關注已落到移動業務的發展之上的話,我又怎能捕捉到這個機會呢?我會利用技術分析裡,相對強弱指數(RSI)底背馳的理論,當股價於8 月狂瀉但是RSI 一直未隨股價破底,甚至於9 月初起回升的時候,即是於6.29 元附近買入,並提早享受接下來的升浪。
(iii)跨資產類別於云云的資產類別當中,最受大眾歡迎的一定是股票。這其實是個「雞先同蛋先」的問題,人們的興趣多少是來自傳媒在股市方面的落墨至深。人們得到有關債市、匯市和商品市的知識不多,自然不敢去嘗試,便往往錯失了良機。大家不妨重溫我於「分析師的我」的篇章提到,我利用技術分析裡,RSI 超買的理論於50 美元做淡白銀的經驗,你就會知道一個對白銀的基本面不太熟識的人,怎樣從做淡白銀的過程中賺取到第一個十萬。
延伸閱讀:《技勝一籌》譚朗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