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資者肯親自學習投資絕對是好事,比道聽塗說、依賴所謂的「內幕消息」來炒賣股票強得多。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便要下功夫,對身邊可以給你啟示及指引的訊號有觸覺。買股票時,不可不看的包括「PPD」──:PE(市盈率)、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Dividend(股息)。──曾淵滄博士
- PE(巿盈率)
Price Earnings Ratio,PE(市盈率)是其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分析法,PE中的 P 是股價,E則是每股盈利,股價除以盈利,便是要多少年才能翻本的意思。
在香港股市,藍籌股的平均市盈率大約是15倍,高的時候是24倍, 低的時候約8倍。二、三線股的市盈率有時可以高達數百倍,那是因 為投資者預期該企業在短期內可以擴大利潤數倍,這往往是該企業在某一年因為利潤特別低所造成的,我們必須深入了解才能定奪。
如何判斷巿盈率的高低,以內銀股舉例。工商銀行(1398)PE 值 5.8 倍,股息率 6 厘;建設銀行(0939)PE 值 6.2 倍,股息率 6.1 厘;中國銀行(3988)PE 值 6 倍,股息率 5.9 厘;農業銀行(1288)PE 值6倍,股息率5.9厘。四大行的平均PE值是6倍, 股息率 6 厘,差別不大,吸引力依然很強。
2014 年年初,規模較小的中信行 H 股(0998)的股息率更超過 9 厘,就算股價不升, 買來收股息,回報已經很不錯。
- PEG(巿盈率相對盈利增長率)
PEG 則是用企業的巿盈率除以企業的盈利增長速度,而得出的比率。當我們選股時,應該選取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增長速度又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 PEG 非常低,PEG彌補了 PE 忽略對公司盈利成長估計的不足。
“市場會給你訊號,告訴你知到底是大舉買入還是賣出, 前提是,你需要對這些訊號有所警覺。”──曾淵滄博士
- Dividend(股息)
買股票要賺錢,一是其股價上升,賣出股份賺取資產升值的利潤,二是股份會派息,透過收息賺取回報。一隻不派息的股份,就只能期望股價上升。而對於希望作長線投資的投資者而言,選取會派息、而且派高息的股份尤為重要。不過當然除了派息,還要看這隻股份本身有沒有實力,不要顧此失彼。
電子版試讀:https://goo.gl/PM6T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