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發展到今天,許多人看到了這個創立僅僅數年的科技公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下幾個數據就可以證明:
‧ Uber 最新的市場估值已達到400 億美元,被稱為call車市場的龍頭;
‧ Uber 至今已將業務發展至全球58 個國家,將近300個城市;
‧ Uber 在全球每個月創造著超過5 萬個就業機會,一年60萬,未來還可能更多。
但這些亮眼的數據背後是Uber 進駐國家的地方政府以及出租車行業對它的強烈抵制,從側面可以看出Uber 的確給某些行業和勢力以巨大衝擊,但Uber從不肯退縮,創辦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鬥志滿滿,要在全球範圍內和他的反對者開戰。下面可以具體看看Uber 在以下13個國家,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以及Uber又做出了哪些應對。
美國
在美國,曾起訴過Uber的州份不在少數,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弗吉尼亞州、內華達州等,還有些州正積極地擬定新法例企圖限制Uber。從2011年5月開始,以三藩市交管局為首的各地政府機構就對Uber「大開殺戒」。尤其是2014年9月17日,加州州長通過了「第2293 號議會法案」,該法案規定任何司機都必須聯網註冊,並且強制投保,對每一宗傷亡事故的保險金為5萬至10萬美元。此法案將於2015年7月1日開始執行,違反即會報警處理。這無疑使Uber 司機的工作難度變得更高。
Uber 受控罪名非常多,總結起來不外乎無牌經營、不符當地交通規定等等。但近來備受關注的是Uber 侵犯私隱的罪名。今年2月,賓夕法尼亞州法院傳召了卡蘭尼克,指控Uber非法利用其應用程式來跟蹤顧客。他們還提高了對Uber 違規營運等行為的處罰力度,原本的9.5 萬美元的一次性罰款漲至1,900 萬美元(同時還包括每天1,000 美元的日常罰款)。
加拿大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Uber 司機在自己的車拋錨後,卻不敢叫Uber的服務,而只叫了普通的出租車。他抱怨說Uber價格高漲、客戶服務差、缺乏保障。Uber在加拿大發展速度確實很快,但隨之而來的反對聲也此起彼伏,蒙特利爾的市長已明確宣布Uber是非法的。而早在2012年12月5日,多倫多的官員就以25 項交通罪起訴了Uber,溫哥華市議會也已通過了一項議案,具體內容為可以取締為了開Uber 而考取只有6個月的臨時駕駛執照;曼尼托巴省的市政部長公開宣稱,任何在該省無出租車牌照的Uber司機都是犯法行為,可面臨最高1,000 加元的處罰。
英國
在倫敦,Uber 神奇地壓制住了世界上最貴的出租車公司-「黑色的士」(Hackney Carriage)。2014 年6月11日,Hackney Carriage 認為是Uber導致了倫敦的交通擠塞,並要求對進行Uber 進一步監管。之後他們又懷疑Uber的咪錶有問題,甚至不惜雇用偵探搜集證據,準備之後起訴Uber。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表示:「在完成司法程序之前,要禁止Uber真的有點難。」但針對Uber 的抗議與出租車罷工時有發生,為倫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法國
法國可能是最痛恨Uber 的國家:去年3月,Uber 為應對法國法例而專門推出的Uber Pop,但在上架不久後立即遭到當地消費者事務和產品質量安全局的禁止。後者認為Uber 打著「拼車」的旗號,實際上還是在做出租車生意;9月,新法規出台,禁止Uber 在App 上顯示非傳統出租車的位置;10 月,當地法院以欺詐罪處以Uber 10 萬歐元的罰款;12月,法院規定Uber 不能對公眾進行宣傳,否則會被處以每天2.5 萬歐元的罰款;2015年1月1日,法國政府叫停UberPop;2 月,在重重打擊之後,Uber又在巴黎推出了新版本Uber Pool。
比利時
去年3月,布魯塞爾城規及交通管理局扣押了13 輛和Uber簽約的汽車,稱Uber是非法的,並威脅要對Uber 處以1 萬歐元的罰款。但是,由於布魯塞爾自身法規的複雜及不完善,至今Uber 並未正式受到仲裁。所以到目前為止,Uber在比利時的日子還算好過。
德國
從2014年8月開始,德國出租車協會就開始起訴Uber,但隨後起訴失敗,政府當局撤銷了對Uber的臨時禁令。直到今年3 月,在長達約7 個月的反覆審議之後,法蘭克福地方法院最終下達決議,在全國範圍內禁止Uber 和UberPop的服務,此後每次違反此法案將會受到2.5 萬歐元的罰款。幸運的是,在如此重的判決之後,之前被認為可能入獄的Uber 總部的員工並沒有受到處罰,與此同時,持有合法證件司機的Uber Black 和Uber Taxi 並不在上述禁令之內。
荷蘭
2014年12月8日,海牙工商上訴法庭已責令Uber Pop停止其在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的服務,但 Uber表示「這只是我們長久戰爭的第一步」,於是無視10 萬歐元的罰款繼續運營,而荷蘭的Uber 司機也冒著4萬歐元罰款的風險繼續工作。
日本
用卡蘭尼克自己的話來說,日本的相關法規簡直如「拜占庭似的復雜」。為應對它,Uber 不得不在日本註冊了一家「旅行社」,甚至和真的旅行社一起辦公。儘管沒有受到非法指控,但在日本,各種call 車App也早已出世,Uber的生存空間十分有限,壓力不小。
韓國
首爾市政府從2014年4月就開始想方設法叫停Uber,並對每一例無證工作的Uber 司機處以100 萬韓圜的罰款。但由於相應證據不足,一直拖到2015年3月才對Uber 以「個人或公司的無交通許可營運」罪名起訴成功。目前Uber X已在韓國全面被禁止,只有Uber black還在堅持營運。
台灣
Uber 在受到非法營運、咪錶不明確、收費不受監管等多項指控後,目前已被罰款超過100 萬新台幣。同時,台北的出租車司機舉行了抗議遊行,Uber也被迫從App Store商店下架,並且政府正在竭力封鎖Uber的服務。
俄羅斯
俄羅斯的相關交通法律相對其他國家更加簡單、寬容,雖然沒有監管壓力,Uber在這裡依舊要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主要是因為莫斯科的無牌照出租車文化由來已久,在此之前就有好多類似Uber的App扎根在這裡。
泰國
泰國交管部門認為Uber在泰國並沒有合法註冊,其名下司機也沒有相應許可。但沒想到的是,泰國市民認為Uber歧視了沒有信用卡而無法支付Uber車費的人。而泰國的Uber司機一旦被查出無證經營,目前可能面臨的是最高4,000泰銖的罰款。
印度
在印度這樣一個性侵犯案嚴重的國家,Uber的安全問題是不是會更加嚴重?答案似乎是肯定的。2014 年12 月,一位新德里的Uber司機強姦了一名女乘客。之後犯罪的司機被捕,但有近7,000人聯名請願,要求Uber強制性對其司機進行最近7年的背景調查。雖然如此,Uber 似乎並沒有履行這「義務」,並聲稱此舉有違於他們的商業計劃,將繼續在包括孟買在內的5個城市營運。當然,Uber的堅持也在印度獲得了一些支持的聲音。
從上述的內容看來,Uber的call車服務在全世界似乎並不是很受歡迎的產品,甚至可以說是面臨「人人喊打」的窘境,但卡蘭尼克似乎不這樣認為,他說:「我認為,Uber 就是一個特別與眾不同的東西,沒有甚麼可借鑒的,與眾不同,就是我們這麼長時間以來獨領風騷的原因。有時候我也想,我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有點像一隻獨狼。」
最後,卡蘭尼克總結他的創業心得時說:「最終,創新和進步將會取勝。」
延伸閱讀:《Uber野蠻崛起》王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