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股市波動,手上的股票一直跌價,很多投資者會選擇摸底止蝕離場。不過,著名基金經理林少陽指出,止蝕也有步驟和技巧,不能單單以股價的跌幅來作判斷,投資者小心自亂陣腳沽錯貨。
止蝕盤要用得其法,是在虧損未曾鑄成大錯的時候,作出當機立斷的決定。決定是否止蝕,並不能單單以股價的跌幅來作判斷,因為最優質的公司在大跌市中,亦可以無緣無故下跌,但是一般它們的跌幅都會比大市跌幅低。反觀,在跌市中跌幅遠超過同類股份的,通常顯示公司自己本身的業務出了問題,若要止蝕的話,應該先選擇這類股份優先處理。
先清理垃圾股
另外,多年來的投資經驗告訴我,行業變化最為神速的電子工業股,是出事率最高的投資類別。一旦這些股份無緣無故急挫,往往是內幕人士知道大事不妙,先行沽貨離場的先兆,如果等到壞消息全面曝光,才進行止蝕的話,往往已經太遲。反之,如果表現落後的是優質大藍籌,我們在決定是否止蝕的時候,便要非常審慎,因為如果股價下挫只是暫時性的現象,止蝕後恐怕永遠也不能以低於沽出價買回。
當然,大藍籌亦有沒落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單單因為它們是一隻大藍籌,便以為可以持有一生一世。記得二千年科網股高峰期的時候,投資者便誤以為電盈(00008.HK)仍然是當年的大藍籌股香港電訊,甚至有人可能以為香港電訊與盈動合併,優質資產結合年青靈活的新管理層,可以為電盈創造新的歷史。當一隻大藍籌已經變質沒落的時候,我們要像處理一隻垃圾股的態度一樣,絕對不能姑息,應該及時跳船逃生。
別盲目溝淡
即使是大藍籌,決定止蝕與否的要訣,在於判斷股價表現不濟背後的真正原因。如果是暫時性因素拖累,應該繼續持有。但是如果發現股價下跌是因為公司或行業出現結構性問題,則千萬不可以溝淡,而且應該及早進行止蝕,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如果你同時能夠做到讓利潤滾存,以及避免在重要的投資決定上出現嚴重錯誤,你邁向成為億萬富翁的道路,已經走了接近一半。
要致富,就必須投資,而且如果在信心充足的時候,不妨利用短期的借貸,讓我們達至提早完成退休的大計。我有一位長輩朋友,自從1973 年股災損失慘重後,從此絕跡股場。這麼多年來,他當然不再受到中英談判、八七股災、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破滅等投資市場衝擊。
不過,我們應否斬腳趾避沙蟲呢? 如果這位長輩能夠堅持下去,他所持有的滙豐控股(00005.HK),單在1977至1997年那二十年內,股價就上升了43 倍,還未計算每年3%至4% 的股息回報。若是持有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00016.HK)、和記黃埔、香港中華煤氣(00003.HK)及恒生銀行(00011.HK),這黃金二十年的股價升值幅度更加可觀,分別增長了249 倍、186 倍、183 倍、110 倍及97 倍。(編按: 長和系已於2015年重組為長和(00001.HK)與長實地產(01113.HK)兩家上市公司。)
只有極少數像和記黃埔大班霍建寧一樣的打工皇帝,可以單靠儲蓄達到財政自由。對絕大部分人來說,若不能以錢生錢,要達到財政自由,將非常困難。如果因為怕喝醉酒,而完全滴酒不沾,即使你能夠依靠腦力或勞力安享晚年,人生難免仍然太過沒趣了!
延伸閱讀:《步上一億元財富之道》林少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