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投資王道 / 【另類投資】邊飲邊賺:淺談紅酒基金

【另類投資】邊飲邊賺:淺談紅酒基金

品嘗紅酒既是享受,紅酒投資(Fine Wine Investment)更是近年全球熱門的另類投資工具。紅酒指數十年間狂升逾數倍,表現遠遠拋離恒生指數。如果怕買賣紅酒實貨太繁複,不妨考慮紅酒基金作為起步點

黃瑞彪(Terence Wong),中港知名酒評家、葡萄培植及釀酒學首席顧問、葡萄酒學專業培訓師及酒經專欄作家,著作包括《醉人投資──從品酒到另類創富》。

買賣紅酒,投資者除了要對酒有認識,還需要處理交收文件,建立數據資料庫來觀察紅酒的升值能力,甚至要安排存倉和保險等事宜。這些工夫並非每個人都有時間去應付,怕麻煩而又想涉獵紅酒投資的話,其實可考慮市場上新興的紅酒基金。

紅酒基金基本上有兩個投資的方法 : 第一種是替投資者購買實貨紅酒,有些基金會以批發價購入,價錢大約比零售價便宜30 至40%,當酒價合適時便賣出獲利。第二種是投資在一些擁有紅酒資產的上市公司。

現時國際市場上較具規模的紅酒基金包括頂級葡萄酒基金(Vintage Wine Fund)、佳釀基金(Fine Wine Fund)、美酒投資基金(Wine Investment Fund)和國際葡萄酒投資基金(International Wine Investment Fund)等,主要投資紅酒;另一隻紅酒基金橘子酒基金(Orange Wine Fund),則投資紅酒及與紅酒相關的公司。

留意徵稅及基金組合內容

投資者入場前要留意幾個重點,首先是紅酒基金公司登記的所在地,因每個國家的稅制各異,徵收的稅項亦不同。以英國為例,因為酒總有一天會變得不能喝,所以被稅局列入為消耗性資產(wasting asset),換言之就算資產日後增值而獲利也毋須繳付增值稅;但作為基金的投資者,在買賣獲利之後則仍要繳稅,有些基金於是索性以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團體(unincorporated association)的形式成立,同時把投資計劃設定為不受監管,令每一個投資者都共同擁有存放的葡萄酒,不過將來若政府認為這樣避稅嚴重的話,便可能要繳稅。

選擇紅酒基金的時侯,與投資其他基金一樣,要了解投資組合的內容。例如投資組合的比重,主要集中在法國波爾多和砵根地的紅酒,還是非主流的紅酒,組合回報可以分別很大。因此,基金經理的眼光雖然重要,但投資者具備少許紅酒知識絕對更有優勢。

收費類似對沖基金

此外,基金的入場費、貨幣單位和手續費是必須考慮的因素,部分基金的入場費為10,000 英鎊,有些是10 萬歐元,認購手續費有些是5%,管理費是每年的1.5%,到期時另要繳付的基金表現費(performance fee)20%。讀者會發現,其實這些收費模式與對沖基金很相似。

假若基金的貨幣單位為外幣如歐元,便要面對滙率波動的風險,在匯率高企時購入,低位時賣出,就會影響利潤。另一風險當然是遇上紅酒基金倒閉,令投資者的金錢化為烏有。在2005 年,澳洲葡萄酒基金Heritage Fine Wines 倒閉,清盤人後來發現有大約三十萬瓶的酒不翼而飛,估計損失達1,200 萬澳元(當時折算大約8,000 萬港元),雖然最後投資者獲得賠償,但同時也發現該公司一向把酒以市價雙倍的價錢賣給客人。另一個例子是AWM Fine Wine Fund,有一百五十名投資者因基金倒閉而蒙受損失,每人損失最少25,000 歐元。

香港是一個低稅率的自由市場,加上零酒稅和具規模的存酒倉漸漸出現,相信市場會陸續出現在港註冊的紅酒基金。作為投資者,必須謹慎參考最低認購要求和各項手續費,最重要還是基金公司的背景和信譽。

 

延伸閱讀: 《醉人投資──從品酒到另類創富》黃瑞彪 著

Wine and black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