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管智慧 / 【北上打拼】做個幫老闆「識人」的下屬

【北上打拼】做個幫老闆「識人」的下屬

為拓展事業,很多香港人都選擇到內地拼搏,不過中港職場大不同,企業文化迥異,究竟有甚麼蹺妙突圍而出? 人稱「王師傅」、第一代北上銀行家王浵世教路,最首要了解領導的心態。

 

王浵世,第一代北上銀行家,曾任滙豐銀行中國區總裁、民生銀行總行行長,有逾二十年北上管理經驗,著作包括《北上領導軟實力》。

 

做「靚」的年輕人,有機會總想接近領導(這裡的「領導」是指一個單位的最高級人物與其副手,適用於國營企業及民營企業)。一方面期盼從他們身上學些東西,另一方面希望走得近,留下好印象,說不準將來有用。可是,只有前者能夠說出口,而後者只能讓領導意會。就算前者能說出口,也不等於領導願意傳授功夫。所以年輕人,想接近領導,先要有打算。

 

首先,要理解領導的心態,到底他對人是怎樣的心態?是一個願意接受別人,與人一起相處的人呢?還是獨來獨往,不願與人接近的人呢?不過,大家不用瞎猜,領導一般是個自我為中心的人。有點矛盾,有時候喜歡跟別人一起,因為別人愛聽他的話。有時候,卻喜歡自己一個人悶在一個角落,因為最終要有自己的時間來想事情。

 

所以,我們在甚麼時候出現在領導身邊很重要。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兩者都不對。跟大夥在一起,沒有甚麼機會能講「與眾不同」的話,而留下好印象。等到領導一個人想事情的時候卻又不恰當。

 

幾乎所有的下屬都面對這道難題,甚麼時候最恰當呢?我看過不少的下屬就利用下班之後,大家在吃飯、喝酒的時候來進行接近領導這一招。等到大家坐下,酒席開始之際,就有人一馬當先過來跟領導敬酒。由於我的身份經常坐在領導旁邊,而來敬酒的人嘴巴講甚麼,我是聽得一清二楚。

 

其實,核心內容就是一句話:我為老闆賣命,只不過是把這句話用各種形式講出來而已。敬酒時,話不能多。一來,怕人聽到。二來,沒時間,後面等著敬酒的人愈來愈多。老闆就等著每個人過來敬酒,聽他們講同樣的話。所以,這種方法不算好方法,因為大家同一招式,領導哪有印象?除非有人在他耳邊說:我在安排領導跟誰見個面,大家聊聊。這個誰,當然是領導夢寐想見的人。如果有本事講出這句話的人,起碼要知道老闆想跟誰見面,而又能安排見面。這本事就值得老闆對此人重視,至於在老闆面前是否喝得爛醉根本無關。

 

就算喝得爛醉,老闆不會覺得此人忠心,就算忠心,也比不上家裡那條狗。所以,不要浪費子彈,還是把思維轉換,如何幫老闆認識「高人」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告訴老闆自己「有辦法」。

 

我有好幾個同事就是有這種本領,一來知道我想跟誰見面,二來知道如何搭路。這種人對任何領導來說,都是最有用的人。而且,一次成功,以後老闆要找人,準會找這種有本事的人來辦。

 

要找「高人」見面,是老闆最想做的事。要搭路,也並非易事。各種各樣的手法層出不窮,有的花錢,有的靠人,有的兩者都要。能搭路的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那些開車的師傅,就有門路。因為開車的師傅,經常跟 「高人」的司機在同樣地方「聚首」,甚至一起吃飯。要搭路,從司機開始找門路最有效。

 

領導心裡想甚麼?沒人知道。可是每個老闆都有野心向上爬,所以只要有門路讓老闆認識「高人」,比獻策獻計更實惠。國內的人天天在拉關係,不一定是為自己,很可能是為了他的領導做工作。

 

 

延伸閱讀:《北上領導軟實力》王浵世著

5_Reasons_Why_You_Need_To_Understand_Chinese_Business_Etiquette_blog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